哈瑪斯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史無前例的突襲,引發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毀滅性行動。
台糖養豬70年來,也從沒有使用瘦肉精。台糖表示,目前從豬隻血液、毛髮、飼料跟肉片,檢驗結果都是未檢出瘦肉精。
農業部強調,為求審慎並釐清案情以進行回溯調查,昨日再次檢送與台中市食安處所檢測的台糖公司同一來源場、同一屠宰場、同日屠宰、分切、包裝的相同批次肉品樣本檢驗,採樣45件樣本涵蓋畜牧場、飼料、同批肉品、業者自行送驗肉品未檢出乙型受體素。楊明州說,若主管機關在檢驗出有微量值的時候,能找台糖公司說明,可以更加妥善。楊明州指出,現在還是靜待主管機關查明,當時沒有確認下,第一時間被問到時說可能的原因是分切廠商,「在此也向信功公司說聲抱歉」。台糖表示,依法要求複驗的電子公文已發出,台中市府上班後應就會收到。台中市衛生局2日發布新聞稿表示,1月15日前往國防部福利事業管理處所屬台中福利站,抽驗國產台糖安心豚梅花肉片(冷凍),檢驗結果發現含有不得檢出的瘦肉精西布特羅(Cimbuterol),檢出數值為0.002ppm。
台糖豬肉瘦肉精風波,農業部:屠宰無交叉污染,同批樣品零檢出 (中央社)台中市政府日前抽檢台糖安心豚梅花肉片,檢出瘦肉精西布特羅數值超標。楊明州:絕對經得起考驗 (中央社)台糖安心豚梅花肉片是否含有瘦肉精引發爭議,董事長楊明州昨日晚間表示,經過這兩天的煎熬,絕對經得起考驗,而台灣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嶼,應該要同舟共濟。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
環保工程師徒刑3月,緩刑2年,全案可上訴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桃園地院經過數年審理後,認為敬鵬公司總經理黃維金等6名主管,在設置工廠時疏於遵守規定,使用易燃材質作為風管,且擅自增建違章建築,破壞防火間隔設置,造成火勢迅速延燒,分別依過失致死罪,判處有期徒刑3至8月,緩刑2至3年,可上訴。桃園地檢認為,法官不應以被告捐環保基金、賠償被害人家屬,就予以輕判和緩刑,不符合比例原則,將繼續上訴。
以此可以認定,這場火災並非不能避免,而是被告等幹部長期忽視工安所致。桃檢表示,然而原審法院雖以事證明確且被告6人均坦承犯行,判處各3到8月有期徒刑。
法官審酌,6名主管因疏失造成火災,造成8人喪命,不過6人犯後均坦承犯行,且與被害人的家屬達成和解並賠償完畢,其中黃維金在火災發生後,第一時間個人捐款千萬元給消防英雄專戶及外籍勞工,積極與罹難家屬與傷者和解,其他被告也投入環保基金,改善復育環境影響。平鎮廠工務部經理徒刑7月,緩刑3年。平鎮廠廠長徒刑6月,緩刑緩刑3年。桃檢表示,火災發生後,桃園市消防局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救災,卻因被告等人的輕忽漠視,導致7名消防員受困長達3至7小時,造成國家培養多年的6名消防員殞命,以及2名泰籍勞工共8人不幸罹難,影響國際形象甚鉅,並強調「無可彌補的傷痛豈是和解金錢可彌補」。
法官考量犯後態度良好以及被告的身體健康等因素,全案依過失致死罪,判處黃維巾徒刑8月,緩刑3年。另外以已與被害人家屬達成和解,且捐贈環保基金等,予以緩刑,並繳交公益金新台幣5萬元至50萬元不等。桃園市敬鵬工廠2018年發生火警,6名消防員殉職、2名外籍移工身亡,為近年最死傷嚴重的火災之一。桃檢指出,被告6人卻仍未以不燃材質構製風管、擅自建築違章建物、破壞消防區劃及間隔,甚至長達14年未按時清潔排熱風管,使熱排風管內壁冷凝滯留管壁內,導致遇火燃燒蔓延。
法院考量6人認罪且和解,給予緩刑 根據桃園地檢署的起訴書指出,敬鵬公司於2002年間,於該公司平鎮二廠旁興建平鎮三廠時,當時黃維金等6人分別擔任敬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、副總經理、經理、環工課長及環保工程師,本應注意外牆上掛置風管時, 應使用不燃材料以維持外牆的防火效能,然而卻便宜行事,使用PP易燃材質的風管。以及工廠內隧道式烤箱上方的熱排風管,本來應定期清潔,避免風管內的易燃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(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即易燃之揮發性有機化合物)在管壁內冷凝堆積,然而負責相關業務的幹部未依規定定期清潔保養或更 換,因此引發火災,並導致6名消防員及2名外籍勞工死亡
台積電規劃在日本熊本、德國德勒斯登(Dresden)、美國亞利桑那(Arizona)設廠,日本廠預計2月底開幕,美國廠相對進度推遲,引發各界討論。米勒說,美日歐決策者都已注意到中國傾銷晶片的威脅,可能採取因應對策,包括調整關稅,或禁止關鍵基礎設施使用中國晶片,最終目的是不要讓企業增加對中國晶片的依賴度。
外傳台積電赴美設廠阻礙之一是工作文化迥異,例如美國不像台灣工程師願在週末或半夜加班處理緊急狀況。米勒受訪表示,他不認為在美國打造晶圓廠特別困難,例如德州儀器(Texas Instruments)長年在美國建立了許多賺錢的晶圓廠,韓國三星(Samsung)美國廠也已順利營運並獲利。米勒指出,台積電獲得全球性成功並非靠低成本的效益,是因為台積電擁有更好的科技,他認為過度強調成本問題,反而會貶抑台灣半導體的高效能生產力,「台灣工程師的競爭力不是因為低薪,是因技能高超」,他也從未聽過任何晶片公司總裁說想要的是便宜人力,只聽過想招攬最頂尖的人才。至於赴美生產晶圓成本較高的疑慮,米勒也不認為是阻礙。米勒表示,「對我來說,晶片產業領先國的替換速度太快,文化很難當作有效的解釋原因。以《晶片戰爭》(Chip War)一書享譽全球的學者米勒,日前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,他不認為台灣半導體成功模式可被其他國家複製,但台灣半導體產線必須走向全球化,這是非常自然的。
米勒表示,要確保對中國的科技優勢,除了靠持續不懈研發,另一作法就是對中國實施出口管制,「因此禁止向中國出售最高階晶片,其實最主要是為了保護台積電的科技優勢」。」 米勒:台積電產線全球化是趨勢 高成本不會成阻礙 (中央社)台積電赴美設廠進度引發關注,《晶片戰爭》一書作者米勒受訪指出,台積電產線全球化是自然應發展的趨勢,他認為台美工作文化差異或在美生產成本較高等因素,不會成為台積電在美設廠的阻礙。
至於晶片出口管制面臨干預市場自由的質疑,米勒表示,整個晶片產業都面臨共同的兩難,中國既是最大市場,又是長期最重要競爭者,若10年後中國晶片生產變得更自給自足,就會減少對外國市場購買晶片,因此各國政府與企業的核心挑戰是,如何保持自身科技技術的優勢。米勒以歷史為例,美國在1950年代是晶片製造龍頭,當時曾聲稱美國文化最適合晶片製造,之後日本成為晶片製造先驅,也宣稱原因是日本有最好的工作文化,現在晶片製造重心轉向台灣、韓國,台韓又說自己才有最好的工作文化。
」任何有意全球布局的企業,都需設法讓自己的工作文化,適應不同地緣環境。米勒日前在《金融時報》(Financial Times)撰文警告,中國正透過補貼政策,製造大量低價晶片傾銷市場。
米勒也建議,不要過度相信「矽盾」(silicon shield)能維護台海安全,史上許多戰爭都發生在經貿互動密切的國家之間,維護國安應靠自我防衛的能力,中國過去不敢對台採取行動,是因還不具備足夠能力,「我擔心的是中國正逐年提升(軍備)能力,台美卻沒跟上速度」。他表示,各企業對美國製造的評估差異很大,例如德州儀器一直在美國設立新的晶圓廠,因為相信美國是最有效率的產線。米勒直言,他對此說法高度懷疑。米勒表示,台積電赴美設廠要適應新環境難免有挑戰,包括需了解新的市場,學習跟當地政府與工作人員溝通,「這就是為何企業全球化並非易事,但不代表不需要走全球化之路」。
他去年曾應邀來台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對談,米勒透露他今年3月擬再度訪台。他受訪時表示,中國此舉也會衝擊台灣,因為台積電、聯電都有製造低階基礎晶片,中國低價晶片湧入市場會使晶片價格下降、利潤變低,很多企業正緊張觀察情況。
《晶片戰爭》作者:台灣想保持半導體優勢 應搶攻AI打造台版輝達 (中央社)《晶片戰爭》一書作者米勒受訪表示,台灣要確保半導體領先優勢,該擔心的不是台積電產線外移,因台灣的晶片製造已很強大,台灣真正挑戰是如何在AI「晶片設計」領域搶占一席之地, 「能否出現一個總部設在台灣的輝達(NVIDIA)?」 以《晶片戰爭》(Chip War)一書享譽全球的學者米勒(Chris Miller)日前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(Harvard Kennedy School)接受《中央社》專訪。米勒說,美國政府將AI定義為關鍵技術,希望美方的朋友都能在這個領域領先中國,如今所有先進AI系統,都使用輝達這家公司製造的晶片,因此美國對中國祭出科技出口管制,限制中國購買AI晶片或高階晶片,就是要減緩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
米勒表示,要確保對中國的科技優勢,除了靠持續不懈研發,另一作法就是對中國實施出口管制,「因此禁止向中國出售最高階晶片,其實最主要是為了保護台積電的科技優勢」。外傳台積電赴美設廠阻礙之一是工作文化迥異,例如美國不像台灣工程師願在週末或半夜加班處理緊急狀況。
《晶片戰爭》作者:台灣想保持半導體優勢 應搶攻AI打造台版輝達 (中央社)《晶片戰爭》一書作者米勒受訪表示,台灣要確保半導體領先優勢,該擔心的不是台積電產線外移,因台灣的晶片製造已很強大,台灣真正挑戰是如何在AI「晶片設計」領域搶占一席之地, 「能否出現一個總部設在台灣的輝達(NVIDIA)?」 以《晶片戰爭》(Chip War)一書享譽全球的學者米勒(Chris Miller)日前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(Harvard Kennedy School)接受《中央社》專訪。米勒表示,台積電赴美設廠要適應新環境難免有挑戰,包括需了解新的市場,學習跟當地政府與工作人員溝通,「這就是為何企業全球化並非易事,但不代表不需要走全球化之路」。米勒說,美日歐決策者都已注意到中國傾銷晶片的威脅,可能採取因應對策,包括調整關稅,或禁止關鍵基礎設施使用中國晶片,最終目的是不要讓企業增加對中國晶片的依賴度。米勒也建議,不要過度相信「矽盾」(silicon shield)能維護台海安全,史上許多戰爭都發生在經貿互動密切的國家之間,維護國安應靠自我防衛的能力,中國過去不敢對台採取行動,是因還不具備足夠能力,「我擔心的是中國正逐年提升(軍備)能力,台美卻沒跟上速度」。
米勒表示,「對我來說,晶片產業領先國的替換速度太快,文化很難當作有效的解釋原因。米勒直言,他對此說法高度懷疑。
米勒說,美國政府將AI定義為關鍵技術,希望美方的朋友都能在這個領域領先中國,如今所有先進AI系統,都使用輝達這家公司製造的晶片,因此美國對中國祭出科技出口管制,限制中國購買AI晶片或高階晶片,就是要減緩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。米勒以歷史為例,美國在1950年代是晶片製造龍頭,當時曾聲稱美國文化最適合晶片製造,之後日本成為晶片製造先驅,也宣稱原因是日本有最好的工作文化,現在晶片製造重心轉向台灣、韓國,台韓又說自己才有最好的工作文化。
以《晶片戰爭》(Chip War)一書享譽全球的學者米勒,日前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,他不認為台灣半導體成功模式可被其他國家複製,但台灣半導體產線必須走向全球化,這是非常自然的。」 米勒:台積電產線全球化是趨勢 高成本不會成阻礙 (中央社)台積電赴美設廠進度引發關注,《晶片戰爭》一書作者米勒受訪指出,台積電產線全球化是自然應發展的趨勢,他認為台美工作文化差異或在美生產成本較高等因素,不會成為台積電在美設廠的阻礙。